大連電子學校是一所具有 60 年辦學歷史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軟件技術等多個專業,現有在校學生 4000 余人,教職工 370 人。
傳統招生模式陷入困境,3+2分段培養倒逼變革
一直以來,大連電子學校都是將紙質登記表、Excel 表格、微信會話記錄結合來完成招生工作,每年的招生數量在1000 名左右,招生周期為 4 月到 8 月。招生期間,有 4 位固定的招生老師,電話、微信 24 小時待命,繁忙期會多安排 2-4 位老師輪值協助。
該工作方式延續至 2018 年,而后,在 3+2 分段培養模式的實施下,使得學校的招生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應遼寧省招生工作要求,每年 8 月進行招生錄取,學校均需在 7 月 30 日前上報考生成績信息庫和考生頭像信息數據,并且在信息上報前必須做好數據校驗工作,確保數據準確無誤,否則因為數據上報有誤造成的遺留問題由各市自己來負責處理,責任重大。
同年,大連電子學校正式公布了 3+2 專業及合作院校信息,吸引了更多學生報考。伴隨而來的招生信息收集管理、數據統計分析問題,讓招生辦申主任犯了難。
“其實當時很多學校已經開始積極順應智能時代教育變革趨勢,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招生、教學、管理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我們也陸續看到了很多學校優秀的成功案例。對比大連電子學校當時傳統低效,且存在一定的數據錯誤風險的招生模式,我們就開始思考,是不是也有必要,做這樣的突破改變。”申主任說道。
2019 年,申主任在兄弟學校的官網看到了使用金數據搭建的招生報名登記二維碼,掃碼了解后,簡單便捷的招生報名流程,迅速激起了申主任關于招生流程智能化的變革熱情。
申主任回憶說:“當天我就去找了學校領導,認真探討了下我們當下招生模式的弊端,以及通過金數據這樣的專業工具來開展業務后可以實現什么效果、解決什么難題。大家都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好,畢竟招生是學校的頭等大事,所以很快,我們就達成共識,采購金數據了。”
金數據重塑招生流程,數據驅動精準決策
通過金數據,大連電子學校整合了需要學生在報名時查看和填寫的信息,生成一個特定的招生報名登記表單,并將其二維碼嵌入官方微信公眾號、官網等公開渠道,符合報名要求的學生則可在了解學校信息后自主完成報名,報名方式清晰簡潔,有效減少了學生的協助咨詢量,也同步降低了招生老師至少 20 %的工作量。
且金數據的智能校驗功能,可自動識別錯誤信息,嚴謹地規避了上報數據準確度差的問題。回收上來的數據準確率高達 99 %,格式也保持一致,數據一鍵導出后還可直接上報,1000+ 的數據也只需要 3 分鐘就可以導出。對比以前,100 份紙質表錄入都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工作效率提升了 5 倍不止。

另外,實時的數據統計分析是金數據帶給申主任的另一大驚喜。
“聽說金數據有高級報表的時候我們非常高興,這個功能對我們非常重要,以前都是人工去統計分析生成報表,沒有個三五天根本解決不了。”
借助金數據的數據分析功能,申主任可實時查看生源分布、專業熱度等關鍵指標,為招生宣傳提供精準指引,并基于數據反饋,及時調整招生計劃。
目前,熱門專業的招生比例從 60 %提升至 85 %,大幅提高了招生精準度,每年的招生人數也擴張到 1500+。招生流程愈發流暢,金數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申主任還告訴我們:“第一次接觸金數據這么靈活專業的線上工具,我們都很新奇,所以還嘗試用金數據做了新生開學接站服務的報名,還有新生的調查問卷,每次只投放 10 天左右,但每次都能順利回收 1000+ 數據,特別滿意,所以這個也成了我們每年在金數據上開展的固定業務。我們還探索出了對外查詢功能,現在錄取結果查詢、期中期末成績查詢,也都通過金數據完成,還可以電子簽名確認,非常方便。”
提供數據支撐,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借助金數據,大連電子學校實現了招生無紙化、檔案云端化,新生報到、意愿調查等關鍵業務也實現了線上化運作。
同時,大連電子學校充分利用金數據靈活易用的特點,將其拓展應用到校園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在校生管理、教學質量評估、實習就業跟蹤,致力于實現教育全流程的數據整合,助推智慧校園建設邁上新臺階。
申主任對金數據非常認可,他說:“金數據為我們學校的各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是我們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得力助手。”
金數據也將持續發揮自身在數據收集、匯總分析上的優勢,為更多職業院校提供專業、高效的解決方案,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