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之一,其住宅物業管理一直以來都面臨著諸多挑戰。據統計,截至 2021 年底,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面積已達 10.8 億平方米,其中業主違規裝修、私搭亂建等問題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整潔有序。
為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2018 年 11 月,上海市人大常務委員會應勢而為,修訂了《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其中第五十九條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在業主違規行為發生時的報告義務。這一規定的出臺,對物業服務企業和城管執法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違規行為上報,面臨諸多掣肘
作為奉賢區城市管理的“主心骨”,奉賢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肩負著推動新政落地的重任,他們需要與物業服務企業形成緊密的聯動機制,以便對屢勸不改的違規行為進行依法處置。而作為第一發現人的物業服務企業,則需要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勸阻制止業主的違規行為。
為了讓物業真正成為城管部門的“千里眼”,城管執法局迅速開展了普法宣傳活動,然而在執行上報違規行為的流程中,仍然遇到許多問題——
物業不僅需要承擔繁重的巡查工作,還難以在發現違規行為后及時取證并向執法部門傳遞有效信息。某小區物業經理曾無奈地表示:“每次發現業主違建,我們都要現場拍照,然后整理好資料通過郵件發送給城管,這個過程繁瑣、耗時耗力,常常差點錯過 24 小時的報告時限。”
與此同時,城管執法部門在接到物業的違規報告后,也面臨著信息不全、難以及時處置的困境。一名基層城管坦言:“物業發過來的報告資料常常是殘缺不全的,我們還需要再三溝通核實,嚴重影響了處置效率。”
由于缺乏標準化的上報方式和系統化的信息管理平臺,執法人員還需要進行人工轉錄存檔工作,這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遺漏和錯誤。此外,由于上報信息無法實時共享,城管部門難以全面實時掌握轄區內的違規情況,常常處于被動應對的局面。
為了解決報告不及時、流程不規范、歸檔不系統等問題,奉賢區城管執法局信息建設部王部長決定搭建一套線上物業上報系統,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與物業的無縫聯動。
經過一番篩選和比較后,他們將目光鎖定在了金數據平臺上。利用金數據平臺強大的功能和技術支持,他們成功搭建了一套物業違規行為上報平臺,并打通了物業與城管之間的數據壁壘。
“物業+執法”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
移動執法,隨拍隨傳:物業人員只需用手機掃碼,即可進入上報頁面,現場拍照取證,填報違規信息,即可一鍵上報至城管執法部門。這使得整個流程更加規范、便捷和高效。
實時響應,高效處置:執法局可在后臺配置好協作工作人員和微信提醒,一旦收到物業上報信息,系統立即通知相關執法人員介入處置。處置結果也可直接反饋給物業,實現閉環管理。
智能存檔,數字化管理更高效:所有的物業上報和處置記錄都以電子化的方式自動歸檔并支持查詢和數據共享功能,這使得執法監管更加智能和高效。
自金數據物業上報平臺上線以來,奉賢區物業違規治理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統計數據顯示:
- 奉賢區城管執法局共受理物業舉報 1000 余起,處置率達 95% 以上。
- 違規案件處置時效縮短了 50%,平均處置時間從過去的 3 天縮短至 1 天。
- 全區物業管理投訴同比下降 30%,業主的滿意度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用金數據重塑內部工作流程,實現無紙化移動化辦公
得益于金數據的高可用性和靈活性,王部長還將單位內部的物資申領、資產登記等工作流程搬到了金數據上,實現了真正的無紙化、移動化辦公,例如:
- 物資領用:過往員工需要填寫紙質領用單,逐級審批,流程長達數天。而現在,在金數據平臺上員工只需掃碼填寫申領信息即可當天完成物品領取操作。
- 店招巡查:執法人員可以通過金數據記錄不合規門店信息,并跟蹤整改復核的全過程,實現移動執法、動態管理,巡查效率提升了 50%。
從物業上報到內部管理、從資產盤點到店招整治等各個方面來看,奉賢區都在全方位地踐行“互聯網+城管”的數字化轉型,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未來,他們還將繼續依托金數據平臺來不斷優化和完善違規治理體系,并力爭實現轄區物業的“全覆蓋”目標,從而讓千家萬戶都能夠享有更加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